Descriptive Image Text
Decode 2.0 - Desktop Cover
Decode 2.0 - Mobile Cover

展覽

8.2-2.3.2025

13:00–18:00 (Mon–Sun)

開幕

7.2.2025

18:30

賽馬會藝術科技未來實驗室
油麻地海庭道9號 香港理工大學西九龍校園 南座3樓

策展人:
張海活

藝術家:
區凱琳,何倩彤,謝振聲,黃慧心

講座

7.2.2025

19:00-20:30

主持:
張海活(策展人)

嘉賓:
區凱琳,何倩彤,謝振聲,黃慧心

Workshop
Creating Digital Twin

7.9.2024

14:00-16:00

Artist:
Kachi Chan

No. of participants:
15

Explore the art of creating digital humans in this dynamic workshop. We’ll kick things off with quick introductions, then dive right into the subtleties of animating a digital character.

We’ll have a brief talk about what goes into a digital human, setting you up with all the basics you need. Then, we’ll roll up our sleeves and get into the thick of it, showing you how to shape your own digital human.

To cap it all off, we’ll jump into demonstrating how to bring your character to the stage by making it move and interact in a virtual world.

* Participants are recommended to bring their own laptop with Meta Spark Studio installed.

藝術家

Decode 2.0 Curator Chang Hoi Wood / Decode 2.0 策展人張海活
張海活
策展人

香港出生,唸建築。畢業後加入EDGE Design Institute,主理「箱宅」等項目。德國史圖加特Akademie Schloss Solitude駐機構藝術家。及後加入香港理工大學教授設計。策展及策劃的項目包括,「築動社羣」、香港建築師學會洛杉磯建築展覽「島與半島」、JCCAC藝術節主題展覽「居住的幅度:房子是」、1a空間展覽「情感幾何」、香港室內設計周等。現時,負責香港賽馬會資助的環境營造、藝術科技等項目。

Decode 2.0 Artist Au Hoi Lam / Decode 2.0 藝術家區凱琳
區凱琳

區凱琳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 (藝術系藝術碩士2004;哲學系哲學碩士2009)。自二零零零年代初投入創作,專注於素描與繪畫,亦喜歡探索文本藝術及裝置藝術。她的創作溫柔淡然,冷靜地以繪畫語言訴說深刻細微的意念和情感,體現個體與生活世界的微妙關係。她投入內省心思和細密手藝:捕捉一瞬;探索文本、時間與空間之關係;思索藝術作品的存在方式;記事、追憶與遺忘。因應題材意念,作品面貌時有預想以外的跳躍,透露出悖論的暗流。曾獲Alexandre Yersin Excellence Scholarship (法國駐港領事館2001)、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視覺藝術) )(香港藝術發展局2013)及紐約獎助計劃(亞洲文化協會2019)。作品為香港藝術館、M+、劍橋大學及私人收藏。曾參與的展覽有《區凱琳:繪畫的理由》 (漢雅軒 2024香港)、《居住的幅度:房子是》 (JCCAC Gallery 2020香港)、《區凱琳:爸爸出海去》(奧沙畫廊2013香港) 等。

Decode 2.0 Artist Ho Sin Tung / Decode 2.0 藝術家何倩彤
何倩彤

生於香港,現居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何倩彤認為研究是一種踏實地迷失的方法,能借此想像並參與世界。游走於文本與素材之間,那些突兀而纏繞著她的,就成為作品。 曾舉辦個展「沼澤地」(香港漢雅軒,2020)、「也許明天他們會為我們死」(香港油街實現,2017)等。並參與聯展「後人類敘事:以科學巫術之外」(香港醫學博物館,2022)、「字裡行間」(Gallery EXIT,2020)等。 現於富德樓經營運動文化空間「GOOD NIGHT」,致力打造更強健的個體和社群。

Decode 2.0 Artist Sing Jantzen Tse / Decode 2.0 藝術家謝振聲
謝振聲

謝振聲的創作圍繞著對語言與溝通、城市各樣風景物像與聲音的關注。藉創作表達人與城市或物件、人與人及人與時間中不可割捨又互相糾纏的關係。喜於應用不同物料,聲音錄像等多媒體作創作媒介。2012年於劇場演出實驗聲音作品《語言》系列,並受邀到中港台三地參與不同類型的實驗聲音表演節目演出。2011至2015年間分別在非洲、英國及印度進行藝術交流或駐場藝術創作。2017 年與友人創立「打邊爐創作室」,致力以團隊形式創造更多錄像作品,以探索聲音、錄像與虛擬實境(VR)及擴增實境(AR)等互動裝置式的媒體。謝氏參與不同媒體劇場與製作,及帶領不同的聲音工作坊與影像教學。最近個人展覽為《地下鐵》(2024)。

Decode 2.0 Artist Winsome Wong / Decode 2.0 藝術家黄慧心
黃慧心

黃慧心的實踐以錄像、影像和裝置為主,並且經常源自她所經歷的文化脈絡。透過有計劃或偶然的旅程和相遇,她試圖理解地方、根源和流動性,探索人、自然與物件的日常敘事如何構建知識。她以自己拍攝或從遇到的人所收集得來的錄像和圖像作為原材料,雕刻和層疊影像,並經常同時以廢棄的家居用品、廉價或有瑕疵的材料,建構出可以不斷重組的臨時空間,思考影像與物質在再現上的界限。她是藝術群體據點句點成員。

Workshop – Creating Digital Twin

Embark on a creative odyssey: breathe life into your own digital human. This workshop guides you through the art of character animation, from foundational concepts to the exhilarating moment your creation takes its first steps in a virtual world. Sculpt, animate, and witness the magic unfold.